通化县人民政府2019年
财政决算报告
──2020年8月28日在通化县第十七届人大
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
尊敬的刘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:
受县政府委托,由我向本次常委会报告通化县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,请予审议。
2019年,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全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深入践行县委“12345”发展思路,紧紧围绕全年预算目标,强化使命担当,迎难而上,坚持统筹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工作,扎实推进各项财税改革,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支出,为推动我县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重要财力保障,全年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平稳。
一、收支决算平衡情况
2019年,全县实现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88,608万元,完成预算的100.79%(指调整后预算,下同),同比下降3.6%。其中:地方级收入完成40,166万元,完成预算的100.64%,同比下降5.6%。
2019年,全县公共预算财政支出290,518万元,完成预算的103%,同比增长5.4%。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:
1.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,283万元,同比下降14.1%;
2.教育支出34,912万元,同比下降19.3%;
3.科学技术支出2,830万元,同比下降45.4%;
4.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,256万元,同比下降5.7%;
5.卫生健康支出23,087万元,同比下降23.9%;
6.节能环保支出7,683万元,同比增长39%;
7.农林水支出49,193万元,同比增长1.1%;
8.交通运输支出61,916万元,同比增长480.6%;
9.住房保障支出2,334万元,同比下降84.1%。
实现预算收支平衡。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40,166万元,上级补助收入194,284万元,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4,503万元,调入资金52,017万元,上年结余收入788万元,收入合计351,758万元。公共预算财政支出290,518万元,上解上级支出8,785万元,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,324万元,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8,062万元,年终结余3,069万元,支出合计351,758万元。收支平衡。
基金预算执行良好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,162万元、上级补助收入2,181万元,上年结余收入3,438万元,收入合计11,781万元;基金预算支出8,675万元,调出资金365万元,年终结余2,741万元,支出合计11,781万元。收支平衡。
二、财政主要工作
(一)狠抓收入,财政运行总体平稳。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低迷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、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,全县财税部门创新征管方法,强化收入调度,深挖增收潜力,竭尽全力组织财政收入。一是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变化,加强对重点税源、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,及时掌握税种、税源的变动趋势,切实提高税收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。二是继续坚持财税联席会议制度,加强与税务部门配合,破解征管难题,加强分析,查找增减因素,提高收入预测性,全力组织财政收入。三是积极对接上级财政,研究吃透专项扶持政策,组织落实各类扶持资金,全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。2019年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94,284万元。
(二)优化支出,切实保障民生改善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严控“三公经费”等一般性支出,确保财力向社会民生、重点项目倾斜。2019年,全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56,514万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.3%。一是认真落实“三保”责任。努力克服可用财力不足以及库款紧张等困难因素,确保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,各类民生保障及时到位、各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及时拨付,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供财政支持。二是支持教育事业。全年安排教育支出34,912万元,继续大力支持高中免学费教育、职业教育及学前教育,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。三是支持社会保障投入。全面落实城乡低保、优抚、农村五保、孤幼儿补贴等政策,强化医疗保障、救助、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等投入,支持创业就业,全年完成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8,256万元。四是支持医疗卫生条件改善。扎实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,重点支持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、结核病防治及其他重点疾病预防控制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着力提高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,全年安排卫生健康支出23,087万元。五是支持惠农投入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农田水利投入力度,促进农民增产增收,全年实现农林水事务支出49,193万元。
(三)发挥职能,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。一是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。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,科学制定预警机制、合理控制债务规模、切实保障不发生区域性、系统性风险。组建并运行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,为缓解财政压力提供有力支撑。2019年成功申请新增债券额度56,500万元。二是全力以赴服务脱贫攻坚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,全力支持全县扶贫工作,拨付专项扶贫资金1,699万元,并通过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,对扶贫资金做到实时监控和绩效考核。三是积极支持污染防治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,增加生态环保资金投入。全年共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7,683万元。
(四)深化改革,提高财政工作效能。依法接受人大监督。坚持法定事项报告制度,认真执行《预算法》,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。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。全县53个一级预算单位年度部门预决算、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率达100%,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有了极大提高。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和公务卡改革。成功上线电子化管理,实现预算单位、财政部门、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之间跨部门、跨系统的联网操作和“无纸化”运行,真正做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人员少跑腿”,增强了财政服务能力。启动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。2019年省财政厅已将我县列为全省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县,2020年乡镇级国库集中支付已全部上线。
2019年,全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,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。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当前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:一是财政增收难。一方面随着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。另一方面,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全县实体经济运行还未出现根本性好转;二是收支平衡难。我县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,保工资、保民生、补短板、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,基础设施建设、社会保障兜底、脱贫攻坚、养老保险改革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,新增财力满足不了新增支出的需要,收支平衡压力加剧;三是资金调度难。由于地方财力不足,收支矛盾凸显等原因,导致财政调度资金空间日渐缩小,资金调度越来越困难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将认真分析把脉,找准症结,综合施策,逐项加以改进解决。
尊敬的刘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,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,责任重大。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坚定信心、保持定力,担当作为,奋力前行,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,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共同谱写通化县高质量赶超发展新篇章,为决胜更高质量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