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 | 办公自动化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闻>专题>乡村振兴专题>乡村振兴动态

快大茂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
作 者:杨明明 李林翰 来 源:快大茂镇 时 间: 2021-11-16

        为切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。快大茂镇通过采取多种措施,促进农村不断实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。

        强化宣传教育,夯实乡村振兴思想基础。把思想引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础。组织宣讲小分队下基层送方针政策,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,打通了理论进村入户“最后一公里”;以“文化墙”为宣传阵地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环保节能、公民道德等宣传内容与改善村容村貌、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有机结合,引导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,践行文明,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,文化墙在扮靓乡村的同时,也提升村民的道德修养。

        强化示范引领,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力量。深入开展乡村文明提升、千村示范创建、文明家庭评选行动。围绕“九有六无”标准开展千村示范创建。制定全镇乡村文明提升行动规划,着力打造以文明乡镇为核心,以文明村屯为支点,以都赶线、虎湾线为依托的创建工作格局。同时,镇财政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,建立了多元化、常态化的农村环境保洁制度,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杂乱差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 文化惠民,拓展乡村振兴内涵外延。强化基层文化设施阵地建设,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几年来新建农村文化广场30个、农家书屋16个、文化活动室16个,图书3万本;镇政府每年拨款扶持全镇16个行政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繁荣村、下龙头村、新安村多次代表快大茂镇参加市、县组织的秧歌表演、广场舞表演。

        强化移风易俗,培育乡村振兴良好风尚。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。成立了镇村两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,16个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导作用,通过签订承诺书等方式,明确要求党员移风易俗的表率。还利用文化广场、文化活动等阵地载体,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、达成共识。

        强化长效机制,积蓄乡村振兴强大动能。充分挖掘地域优势,注重抓基层、打基础,全面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。先后发展繁荣村软枣园、山宝鹿业产业、新安村贝母、龙泉村御龙泉酒厂等扶贫产业项目17个。设置12个村级公益性岗位,为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提供有效路径。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、产业特色、红色基因等资源要素,大力发展印象繁荣、高志航故居、虎马岭村至繁荣村花海路、虎湾线入口休息驿站、新开村梨花生态广场、新明村“金达莱”景观、下龙头村龙头山景区及“赑屃”观景平台等乡村旅游。

 

[ 纠错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