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 | 办公自动化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闻>要闻

通化守护三千“活化石”,百年古树皆有“身份证”

作 者:袁昊 来 源:通化县发布 时 间: 2025-10-22

  

古树编号22052114001,榆树,位于通化市通化县三棵榆树镇三棵榆树村南台,生长于1858年左右,树龄166年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 在长白山脉的怀抱中,在G331边境公路蜿蜒穿行的林海间,除了四季流转的绚烂风景,还静默矗立着另一批无价的“原住民”——它们是与岁月同行的古树。它们是自然写在大地上的编年史,是不可再生的“活化石”与绿色名片。近年来,通化市倾力守护这份宝贵财富,让三千余株古树在精心呵护下,继续书写生命的传奇。

        一份厚重的“绿色家底”:三千古树见证历史据统计,通化市现存散生古树达2601株,古树群89个,共同构成了一份沉甸甸的“绿色家底”。这些古树主要树种包括遒劲的胡桃楸、苍莽的蒙古栎以及生命力顽强的榆树等。它们或孑然独立,或聚集成群,每一圈年轮里都封存着这片土地的气候变迁与历史记忆。

        走进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,在原镇政府的院落内,一棵树龄已逾360年的老榆树迎风矗立,堪称这片土地上的“活史书”。它的表皮斑驳粗糙,刻满了风雨沧桑的印记。据通化市林业局绿化办负责人于广志介绍,这棵古树高达35米,胸径达2.2米,“需要4个成年人伸开手臂,才能勉强将其合抱。”它不仅是自然的奇迹,更已成为当地居民共同的乡愁与精神图腾。

        一套精细的“守护档案”:一树一策精准管理面对如此众多且珍贵的自然遗产,如何实施有效保护?通化市给出的答案是:精细化、系统化的科学管理。

        全市建立了“一树一档”详尽信息档案,为每一株古树打造了专属的“电子身份证”。档案中,古树的树种、准确树龄、胸径尺寸、生长状况、立地环境等信息均被翔实记录,确保了每一棵古树都可溯可查,为后续的养护、复壮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。

        一张独特的“身份标签”:挂牌立档彰显尊崇除了在后台建立数字档案,通化市更在前端为这些“绿色老人”赋予了可见的尊荣。对部分散生古树,相关部门采取了设置防腐木护栏、加固树基、防治病虫害等针对性保护措施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每一棵散生古树都悬挂上了专属的保护铭牌。这些铭牌,就是古树独一无二的“身份标签”。过往的行人驻足其间,不仅能感受到古树磅礴的生命力,还能通过扫描牌上的二维码,读取它的“生平故事”,了解其物种特性与历史价值。这一举措,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,更是一场生动的自然教育,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古树保护意识。

        从建立数字档案到实施物理防护,从专业部门的精心管护到公众自发地珍视爱惜,通化市正构筑起一张古树名木的“全方位保护网”。这些穿越了数百年风雨的“活化石”,不再是荒野中孤独的守望者,而是被这座城市用心珍藏的绿色瑰宝,它们将继续枝繁叶茂,将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坚韧,传递给未来。

[ 纠错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