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改善空气质量,通化县持续实施“蓝天工程”,通过开展专项行动、推进技术改造、加强监督管理等多种方式,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,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截至目前,县城建成区除保留集中供热锅炉以外,全部煤改天然气;非建成区10吨以下锅炉改为生物质燃料或兰炭锅炉,农村淘汰4吨以下锅炉,两年间共淘汰78台燃煤锅炉,安装脱硫除尘设施12套。投资16亿元对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、尿素生产线进行原料与动力路线改造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由原来的318吨/年降到69吨/年和109吨/年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专项治理,将野外点火纳入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,坚决遏制了野外焚烧秸秆污染行为,两年间建设4户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企业,解决了秸秆出路和淘汰燃煤锅炉替代能源不足的问题。环保、交通、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(黄标车)专项治理,全年共淘汰高污染排放车辆142台。将5辆县城公交车更换为纯电动公交车,8辆城乡公交车更换为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。
随着“蓝天工程”的不断推进,全县大气环境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。其中2016年TSP (总悬浮微粒)平均浓度为128.4微克/立方米,较前一年下降了1.72微克/立方米。